时间:2023-01-12 23:06:06 | 浏览:1337
赵宋皇室三派世系、字辈对照表
赵氏玉牒摘录及太宗派紫金分支简述
一、赵宋皇室三派世系、字辈对照表
太祖派字辈 | 太宗派字辈 | 魏王派字辈 | 01世至14世 | 15世至28世 | 29世至42世 | 43世至56世 | 57世至70世 | 71世至84世 | 85世至98世 | … | … | … | … | … |
德 | 元 | 德 | 1 | 15 | 29 | 43 | 57 | 71 | 85 | … | … | … | … | … |
惟 | 允 | 承 | 2 | 16 | 30 | 44 | 58 | 72 | 86 | … | … | … | … | … |
从 | 宗 | 克 | 3 | 17 | 31 | 45 | 59 | 73 | 87 | … | … | … | … | … |
世 | 仲 | 叔 | 4 | 18 | 32 | 46 | 60 | 74 | 88 | … | … | … | … | … |
令 | 士 | 之 | 5 | 19 | 33 | 47 | 61 | 75 | 89 | … | … | … | … | … |
子 | 不 | 公 | 6 | 20 | 34 | 48 | 62 | 76 | 90 | … | … | … | … | … |
伯 | 善 | 彦 | 7 | 21 | 35 | 49 | 63 | 77 | 91 | … | … | … | … | … |
师 | 汝 | 夫 | 8 | 22 | 36 | 50 | 64 | 78 | 92 | … | … | … | … | … |
希 | 崇 | 时 | 9 | 23 | 37 | 51 | 65 | 79 | 93 | … | … | … | … | … |
与 | 必 | 若 | 10 | 24 | 38 | 52 | 66 | 80 | 94 | … | … | … | … | … |
孟 | 良 | 嗣 | 11 | 25 | 39 | 53 | 67 | 81 | 95 | … | … | … | … | … |
由 | 友 | 古 | 12 | 26 | 40 | 54 | 68 | 82 | 96 | … | … | … | … | … |
宜 | 季 | 光 | 13 | 27 | 41 | 55 | 69 | 83 | 97 | … | … | … | … | … |
学 | 同 | 登 | 14 | 28 | 42 | 56 | 70 | 84 | 98 | … | … | … | … | … |
二、赵氏玉牒摘录及太宗派紫金分支简述
源流
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年)建立赵宋王朝,但赵氏家族传至太祖已是第5代。
一世为僖祖(赵眺)
二世为顺祖(赵珽)
三世为翼祖(赵敬)
四世为宣祖,就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赵弘殷有5个儿子,长曹王(匡济后更名为光济),次太祖(匡胤),三太宗(匡义后更名为光义),四魏王(匡美后更名为光美),五岐王(匡赞后更名光赞)。曹王、岐王早亡,所以赵氏皇族分为太祖、太宗、魏王三大枝派,一起传衍到现在。
玉牒
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亲写御书,三派“玉牒”各立14字,以为排辈之分,《玉牒》有“我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之训。
“太祖派”十四字为:德惟从世令子伯 师希与孟由宜学。
“太宗派”十四字为:元允宗仲士不善 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十四字为:德承克叔之公彦 夫时若嗣古光登。
十四字用完,又重新从头开始,这样从宋代开始已经循环了2次又重新起始,至今1030多年已历36代之多。鉴于赵氏子孙蕃衍人数众多,同一姓名者颇多(这在宋代宗正司管理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明成化年间,太祖派后裔赵(惟)珤(字德用号古愚)和赵惟宪(号朽叟)重修族谱时,曾把“玉牒”又增加14字,称为今14字,而把原“玉牒”14字称为原14字,仍按三派区分。赵氏宗亲点击加入
赵氏总群
“太祖派”今十四字为: 溥纲鼎建存忠厚 礼义谦和昮永循。
“太宗派”今十四字为:原本懋兼思尚实 式景均中庆以充。
“魏王派”今十四字为:生贤廷辅文才广 资质端庄盛传芳。
原宋时14字一直在海内外流传,除个别字辈有差异外,如:《宋史》太祖派第3个用“守”字,族谱则“守”、“从”通用,其他基本上一致的。而今14字并无传下,只在《天源族谱》中看到很多名字是“原”和“今”辈并用。如:赵惟(纲)珤,即古愚公;又如军事学家赵本学,原名赵世(建)郁。尚可举出一些,如:从鼎中,德傅养,惟纲祥,仲兼哲,士思夏,不尚明,承贤夏,克廷雍,叔辅之。这种3个字为名,不是姓名,而是“原”和“今”字并有,这也是南外宗支系在明、清时的一个特点。
宋太宗派紫金分支
宋太宗匡义
元佐(1世,宋太宗长子,楚王,太宗始立派)
允言(2世)
宗说(3世)
仲全(4世)
仕琫(5世)
不磷(6世)
善仁(7世)
汝正(8世)
崇谊(9世)
必埈 (10世)
良枢(11世)
友通(12世)
季胜(太宗13世孙,梅州紫金房始祖)
越8世至 友(字月梅,太宗20世孙,尊为紫金始祖)。
《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1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2卷《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3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4卷(另篇)另:美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1~1818续)全卷上接
《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1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2卷《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3卷(另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4-4卷另:美篇《中国陈氏家谱 陈姓字辈大全》(1~1818续)全卷上接第三卷1
陈姓族谱,也就是陈姓大家族里的子孙人等的资料汇总,也是陈姓大家族著名人士的仕履生涯的简括提要,同时也是陈姓大家族著名人生的翔实可靠而又丰富多彩的第一手史料。如同国人各大家族一样,陈姓大家族固然也是讲求等级观念的,所以,家谱中往往会对对于那些
欢迎关注《文学博山》一个赵氏后人的家族情文 /赵金雷2017年4月4日,博山笼水赵氏家族在原山大厦举行了隆重的颁谱大会,各分支家族到会代表350多人。作为笼水赵氏后人,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家人团聚的盛会。大会主要策划和组织者,是二十世后人赵捍
得姓始祖为造父,嬴姓,舜帝时水官伯益十四氏孙(前文有提)。擅长赶马车,用现在的话说驾驶技术非常好。网络图片 传说造父在桃林(今湖南岳阳市临湘市下辖镇)一带得到了8匹骏马,训练好以后献给了当时的周穆王(西周第五位国君)。周穆王派人配备好了马
相传赵姓是凤的传人。起祖先源自于3000年前的西周驭马能手—造父。当时周穆王经常乘坐马车巡游造父以其娴熟的技艺驾驭车马,周穆王于是封地给他,并以赵为姓氏。这也预示了赵姓族人奔跑向前人才辈出的后世盛景。赵姓缘起于春秋晋国,而百家姓则成文于宋朝
中国民间向来就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说法,为什么民间把赵姓排在《百家姓》第一位呢?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北宋时期,北宋共有18位赵姓皇帝,当时《百家姓》自然以帝王为贵,排在第一。赵姓是我国历史上地位十分显赫的姓氏,据部分资料统计光称帝称王
如姬电视剧《梦华录》里,男女主角谈婚论嫁之后,顾千帆称赵盼儿为“顾赵氏”。其实,冠夫姓在中国的历史并不久远,在《梦华录》所呈现的宋真宗时代,“顾赵氏”的称呼是不存在的。那么,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期,对已婚女性是怎么称呼的呢?《梦华录》剧照姓氏
赵姓是当今中国第七大姓,占全国人口的2.29%。在河南居第六位。周口有赵姓36.504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3.399%,居全市第五位。赵姓源出有三:一是夏桀臣赵的后代。清代学者张澍《姓氏寻根》引《太公金匮》载,桀臣赵劝桀囚汤。夏桀都于斟寻(
赵 氏赵 姓 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三。【寻根溯源】其起源有三: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西周时,少昊之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