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14:30:43 | 浏览:923
先说一个古老的传统民间传说故事《吹箫引凤》。
相传有一天夜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在“凤楼”上吹笙,远远的好似有和声传来,余音美妙,如游丝不断。弄玉因此茶饭不思。
秦穆公知道后,派人找来了这个和声少年——萧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从此,弄玉天天在凤楼和少年合奏笙箫,伉俪应和。
这一夜,两人正在皎洁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龙一凤应声飞来,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双双翔云而去。
吹萧引凤从而成为一个美好的传说,表达了对美满婚姻的期盼。
进入萧(肖)姓正题。
萧姓有点意思,在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很有意思的人物。
首先是萧何,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晚年还做出些自毁名节的事。
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一直辅佐刘邦。刘邦大军在攻克秦朝的都城咸阳后,萧何对金银财宝没有任何兴趣,一心只搜索秦朝的律令、图书、户籍资料等。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刘邦建立西汉后,在论功行赏时,将萧何定为功劳第一。
刘邦对萧何恩宠有加,除对萧何加封外,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作相国的护卫。
正当大家纷纷向萧相国道贺时,一个名叫召平的门客,却身着白衣白鞋,竟然跑来吊丧。
萧何见状大怒,要杀了这个不知好歹的人。
原来召平是来劝谏萧何的,以避免高祖的疑心和诛杀。
萧何当然是聪明人,经人一点拔,立即醒悟,于是故意做些坏事“自毁其名”,以此逃避危机。
刘邦死后,萧何辅佐惠帝,临终前推举曹参为丞相,在历史上留下了“萧规曹随"的佳话。
萧姓第二位有意思的人物是萧统。萧统从来没有做过皇帝,却两次被追封为皇帝。
萧统是南朝梁代开国皇帝萧衍的长子。他的弟弟萧纲、萧绎分别是梁代第二、第四位皇帝,他的孙子萧栋是梁代第三位皇帝,他的儿子萧詧建立西梁。这关系有点乱吧。
萧统是历史上少有的德才兼备的皇室成员,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萧统本是太子,但没有等到继位就去世了,谥号“昭明”,后世称他为“昭明太子”。他的孙子萧栋和儿子萧詧先后追尊他为昭明皇帝。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乌巢南枝。相去日己远,衣带日己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昭明文选》所选录的一首古诗。萧统在人世间只度过了短短30年的岁月,却留下了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汉族诗文总集《昭明文选》。自从有了《昭明文选》,我国自先秦以来文史不分现象有了明确的分界。
萧姓第三位有意思的人物,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开国皇帝萧衍。
萧衍最有意思的事是他的节俭和出家。作为皇帝,他极不讲究吃穿,一个帽子要戴三年,一床被子要盖两年;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
而他出家入寺做和尚就更离谱,第一次出家三天,然后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第二次出家十二天,由群臣捐钱一亿,将他赎回还俗。第三次出家,群臣用两亿钱才将他赎回。第四次出家,在寺院住了三十七天,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我们今天看到的和尚吃素就是从萧衍这里开始的。他从《大般涅槃经》中找到理论根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从此,汉传佛教形成吃素的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吃素。
萧衍算得上是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了,另外还在佛教、文学、书法、音乐等方面有所作为。但他晚年信佛耽误了朝廷政事,以至于发生了侯景之乱,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
萧姓第四位有意思的人物是唐朝初期的宰相萧瑀。
萧瑀是南北朝梁明帝萧岿的儿子,西梁灭亡后,随姐姐萧皇后进入长安,为李渊重用。
萧瑀虽然不贪财好利,但处事严厉刻板;虽然刚直不阿,但却不肯容人之短,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三番四次跟皇帝对着干。他在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六次担任宰相,又因故六次被罢免,气得李世民将他削爵贬出京城。即使是这样,萧瑀也从不“改过自新”。好在唐太宗最后还是认可了他,甚至称赞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萧瑀作为一个亡国皇家的后裔,始终处于初唐时期的权力中心。他的孙子、曾孙、玄孙辈以及侄子一族共有8人当过宰相,与唐朝兴旺发达相始终,为历史少见。
萧姓的来源也有意思。
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后,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在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微子启的后代大心在宋闵公时出任萧邑大夫,因平定南宫长万叛乱,扶助宋桓公继位有功,被封于今天安徽省萧县一带,并升萧邑为附庸国,大心为萧国开国君主。
后来萧为楚所灭,大心子孙复国未成,便以国为氏,称萧姓至今。萧姓因此尊奉大心为得姓始祖。
由于《第二次汉字简化字表(草案)》将“萧”简化成“肖”,但没有注明“姓氏不在简化之列”,因此大量的萧氏族人被改姓为“肖”,当代萧姓由此出现萧、肖并列使用的情况。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唐代大诗人李白《客中行》赞颂的“兰陵美酒”就是萧氏家酿。
一代名儒萧望之在西汉时担任任大鸿胪、太傅等官,辅佐朝政。他是大学问家,是汉代《鲁论语》的知名传人,但一身傲气放荡不羁,不善于心计谋划,遭宦官诬告下狱,愤而自杀。
萧望之被后世萧氏奉为圣祖,敬称萧王爷,还被今天福建、台湾的船夫和码头工人奉为守护神,同时也是台北淡水祖师庙的配祀神。
萧望之的子孙世居兰陵,至西晋末年数百年都是山东世家大族。其中南渡定居于南兰陵的萧氏一族在南朝建立了齐、南梁两个王朝,显赫无比。
今天的山东省兰陵县建立有萧氏文化园。
萧何、萧望之的后代萧道成文武兼备,是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在文学上也有相当的造诣。博学多才的他擅长草隶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有意思的是,他还是一个围棋爱好者,曾写下了《齐高棋图》二卷,是首位亲自著作围棋书的皇帝。
萧姓在历史上出现过一位像武则天似的女性,但她却并没有做皇帝。她叫萧绰。
萧绰本不姓萧,姓拔里氏,被契丹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赐姓萧。萧绰的父亲由于拥立辽景宗有功受封,刚进宫就被封为贵妃,两个月后被封为皇后。
萧绰协助体弱多病的辽景宗处理朝政,辽国日渐强盛,经济进入正轨。辽景宗逝世后,留下了萧绰和年仅12岁的太子孤儿寡母守着整个国家。
萧绰的最大功绩就是两败宋军,第一次是打败了宋太宗,收复幽云十六州,还俘虏了当时让辽军闻风丧胆的杨家将杨业,第二次则是与宋真宗签订了澶渊之盟,为辽国争取了宋朝每年都要交纳的大批钱财,也为两国开启了长达百年的和平,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按照萧绰的能力,她完全可以效仿武则天,但是她还是将权力还给了儿子。
由于《杨家将》故事的深入人心,“萧太后”三个字,几乎成了萧绰的专用名词。在民间传说中,她是“杨家将”的死敌,满门忠烈尽数折于她手,形象被无限丑化。
萧姓还有一些人物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萧古岩的名字可能太多人不熟悉,但他另一个身份虚云禅师,却是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的禅宗泰斗。他十九岁出家,一百一十九岁圆寂,坚持苦行长达一百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6大祖庭,一身兼承禅门5宗,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为后世禅宗复兴而选择培养储备了大量的护法居士和弘法高僧。
萧友梅的名字在音乐史上如雷贯耳,他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专业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现代早期音乐人才,如冼星海、贺绿汀、江定仙、李焕之等。他编撰了大量的音乐教材,创作了众多的音乐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
萧姓其他名人还有:
南北朝齐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萧子良,组织文士组成“竟陵七友”;
南北朝著名书法家萧思话,留下“羊真孔草,萧行范篆”的佳话;
隋朝著名学者萧该,开创了我国文选学;
隋末的萧铣拥有精兵40万,在湖南岳阳称帝,国号为梁;
唐朝的萧颖士不仅以书法、诗歌闻名,还是著名的散文家;
南宋名臣萧燧,拒绝与秦桧同流合污,他的高祖父萧固、父亲萧增、儿子萧逵都是名重一时的名士;
南宋著名画家萧照的《中兴瑞应图》,人物数量与《清明上河图》相近,为稀世珍品;
南宋著名诗人萧澥、萧立之兄弟,积极参与抗元战争;
辽代著名史学家、翻译家萧韩家奴,编撰有辽朝各帝王的《实录》,将《贞观政要》、《五代史》翻译为契丹文;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萧德祥,留下了《四春园》、《小孙屠》、《杀狗劝夫》等剧本;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萧云从,开创了姑孰画派;
清代知名孝子萧启,带着母亲躲避战乱,不慎掉落虎穴,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母亲;
清朝金田起义领导人之一萧朝贵,官封西王,是太平天国排位第三的领袖。
为科学家祖冲之立传,并详细记录他创造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的过程和机械特点的,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孙子萧子显所著的《南齐书》。
中国历史上关于五行学说最为权威的读本是隋代萧吉的《五行大义》。
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明代萧良有编撰的《龙文鞭影》的寓意是,看了这本书,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明末清初萧云从创作的共43幅的《太平山水图画》,达到诗书画三者统一和谐的境界,是清初版画巅峰之作。
让我们就此走进萧(肖)姓的世界。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2020百家姓排名,王姓为百家姓排名top1】8日,公安部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5,五大姓氏占全国户籍总人口30.8%。
关、佟、齐等大姓被挤出新版“百家姓”,新生儿起名最爱带“梓”公安部发布2018年全国姓名大数据,沈版百家姓有17个姓氏落选你印象中的“百家姓”,还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吗?日前,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对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
张姓在百家姓氏中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中华大地有着广泛的人口分布及庞大的人口数量: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张姓人口数量达到九千七百四十五万之多,仅次于王姓和李姓,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 ,有这么广泛的人口分布
黄姓,远古称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如今,黄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黄姓人口达3521万之多,百家姓排名第七位。黄氏源姓于北方,两宋之后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福建、江西一带
陈姓,是中华主要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人口众多,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陈姓人口总数有六千四百一十万之多,百家姓排名第五,仅次于王、李、张、刘.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陈姓开山始祖。史料记载:陈
中国民间向来就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说法,为什么民间把赵姓排在《百家姓》第一位呢?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北宋时期,北宋共有18位赵姓皇帝,当时《百家姓》自然以帝王为贵,排在第一。赵姓是我国历史上地位十分显赫的姓氏,据部分资料统计光称帝称王
赵汗青·刘欣华赵姓在中国,是个很普及的姓,说起古代名人,有春秋时候的赵简子,战国的平原君(赵胜),千古一帝秦始皇赵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千古贤相赵普,更有因文艺范导致丧权辱国的赵佶,元代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赵孟頫……近代至今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阳、
郑姓的人口与分布郑姓是中华《百家姓》中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相关文献记载,郑姓主要源自于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名等。郑姓在宋明时期大约各有人口75万和125万,随着历史变革中的不断迁徙,郑姓人口已经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当今,
郭姓人口与分布郭姓,中华《百家姓》常见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出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郭姓历史源渊深远,人口分布广泛。当今,郭姓在我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四省,共占郭姓人口39%,其次分布于
罗姓的人口与分布罗姓,中国百家姓常见姓氏之一,史书记载罗姓源自于“妫姓”及官位姓氏,也有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当今 罗姓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湘赣闽、粤桂等地,目前,四川为罗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约占罗姓人口20%。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
梁姓人口与分布梁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也是中华《百家姓》中典型的多源流姓氏,主要源出于嬴姓、姬姓等,还有些以国、地、邑为氏者。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宋朝时期,梁姓总人口仅44万人,当时排在全国37位,而到明朝的时候,梁姓人口依然不增反减至43万,当
品牌推广人、百家姓专家冯志亮讲《不一样的百家姓》之韩姓的一脉正宗韩姓是中国第二十九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当今韩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1%,总人口大约有815万。得姓始祖韩武子,姬姓,韩氏,名万,又称韩万。据《元和姓纂》载
马姓是中国第十三位大姓,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的省份和安徽江苏。当今马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9%,总人口大约有1720万。 得姓始祖马服君,即赵奢,赢姓,上古时期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赵奢封地在马服,属以居邑名为氏。马服本为战国时期赵国土